契丹

西北铁壁,却少有人知

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中,“杨家将”的忠勇之名如雷贯耳,却很少有人知道,在西北边陲,另一个家族——折家将,默默守护中原长达二百年之久。他们的起点远早于杨家,自唐末草根起家,历十二代人,谱写了一部更为绵长而悲壮的戍边史诗。

杨家将 契丹 折克行 折御卿 西北铁壁 2025-10-25 01:47  3

匈奴、契丹、柔然、突厥、鞑靼、女真,到底啥意思?现在全搞懂了

你每天穿的裤子,其实是3300年前北方游牧民族的“专利”。新疆洋海古墓出土的那条羊毛长裤,陪着两位牧民沉睡了三千年,墓里的马鞭和马嚼子证明,这是为骑马量身打造的发明。当我们在历史剧里听惯了“匈奴来犯”“契丹南下”,却很少想过:这些被统称为“胡人”的族群,究竟是

匈奴 突厥 契丹 女真 鞑靼 2025-10-15 17:18  2

他用四个字讲透三百年大清国运

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,跟其他王朝相比有其不同之处。清朝创造了一个其他王朝无与比拟的辉煌的功绩。版图辽阔,疆域巩固,多民族的融合,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大家庭,再加上经济文化的繁荣,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发展到了最高的水平。但同时它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以及殖民

清朝 契丹 国运 康雍乾 博学鸿词科 2025-10-01 09:50  3

河北老百姓有多恨唐朝?十几万人主动当“汉奸”,帮契丹狠揍唐军

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历史谜题:为什么安史之乱后,唐朝始终无法彻底解决河朔地区的割据问题?这个问题其实要从更早的历史背景说起。 早在东汉时期,关东(函谷关以东)与关中地区的矛盾就已经显现。比如东汉末年,王允设计除掉董卓后最终失败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过度重用关东

河北 唐朝 唐军 契丹 契丹狠揍 2025-10-01 00:35  3

辽宋议和使——王继忠

太平三年(1023年)深秋,南京桥头的茶摊老板注意到,那位常来独坐的契丹楚王竟用茶水在桌上写汉字。当巡逻的契丹兵经过时,他又迅速用袖口抹去水痕,继续望着南方发呆。这位被称作耶律宗信的王爷,二十年前还有个宋名——王继忠。此刻他怀中揣着宋使刚送的洞庭春茶,瓷罐底部

契丹 康村 萧太后 王继忠 景德 2025-09-30 10:40  3

唐代契丹遥辇氏:择 “年” 为姓,融于汉家

遥辇氏本是契丹族群中举足轻重的部落。在唐朝之前,契丹各部落以游牧为生,逐水草而居,遥辇氏凭借着强悍的武力与娴熟的骑射技艺,在部落联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。彼时的他们,说着契丹语,穿着兽皮缝制的衣裳,在草原上搭建起穹庐,过着 “随水草放牧,居无常处” 的生活。但当唐

汉字 草原 唐代 契丹 唐代契丹 2025-09-25 10:51  4

历史的惯性

雨打窗棂,淅沥有声,凭窗远眺,水雾迷蒙了天际,也模糊了历史的轮廓。人们总是喜欢用简单的标签定义一个时代,“盛唐”“弱宋”“衰清”“贫民国”,仿佛每个王朝都孤立存在,有着非黑即白的评判。可历史从不是割裂的片段,它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,上游的泥沙会沉淀到下游,过往

历史 民国 契丹 宋朝 燕云十六州 2025-09-23 08:41  6

燕云十六州的“胡味”密码:在包容中消融的胡汉边界

北京后海的涮肉馆里,铜锅咕嘟着羊肉片,麻酱小料里拌着腐乳,这老北京的吃食最早是从蒙古那边传过来的吃法;山西大同的农家炕上,老人正用莜面捏栲栳栳,面团在掌心转着圈,和以前鲜卑人做胡饼的样子有点像,燕云十六州这地方历史上一直是胡汉争来抢去的地方,怎么现在到处都是这

契丹 燕云十六州 胡麻油 胡汉 胡汉边界 2025-09-16 17:59  4

曾让北宋称臣的“契丹”,为何一夜之间神秘消失?契丹覆灭之谜

骑兵一冲过来,马都在黄河边上喝水了,一封战书就能让开封的城门提前关上,可你要是今天,随便拉住一个满族大爷问他祖上是不是姓耶律,他八成得愣住,然后说“契丹,那不是电视剧里演的吗”,历史最绕的地方就在这儿,一个曾经在东亚称霸一方,让中原每年送钱送布的草原老大,过了

神秘 北宋 契丹 辽国 萧挞凛 2025-09-19 18:01  7

匈奴、契丹、柔然、突厥、鞑靼、女真,都是哪人?看完你就明白了

前些天翻到一段老诗,“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”有时候想,古书里的冷峻句子其实透着一股子“咬牙死磕”的感觉。哪怕是没打过仗的人,读起来也会忍不住脑补出那一身盔甲沾满沙尘、眼里只有远方烽烟的汉子。说起来,唐朝那些守边将士,真不是寻常人,放在今天大多数人估

匈奴 突厥 契丹 鞑靼 柔然 2025-09-04 12:51  4